close

第一本讓我認識李崇建的書,

2001年出版的《作文,就是寫故事》。

翻遍坊間各種指導寫作模組、講究鍛字鍊句的書,

都在告訴你所有八股到不行的技巧,

示範出一篇篇優美卻僵硬的文章。

直到李崇建說,

他總是邀請自己作文班的孩子寫三次「爛作文」,

我突然明白,

不只是孩子,

老師也需要

關於創作思維的解放。

 

翻開作者簡介,

他曾從事泥水匠、貨櫃搬運、酒店服務生、記者等工作,

亦曾任職體制外全人中學,

接著創辦「千樹成林」作文班。

如此誠實的列出那些一般人看來並不怎麼風光的經歷,

讓我更好奇

他是如何從一個有故事的人,

變成了一個說故事的人。

或許是有過年少輕狂、叛逆荒唐的歲月,

他似乎更能同理青少年虛耗生命的焦慮,

更能連結那些感到迷失的孩子們內心真正的渴望。

 

不論父母或師長,

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

那就是「把孩子教好」。

從每年出版量龐大的教養類書籍便可以感受到這份熱切,

人們欽羨的聽著那些孩子已取得某方面成就的父母現身說法,

盲目去向更多先進國家的教育理念取經。

但是落實到自己手邊,

孩子們卻總有著獨一無二的個別差異。

所有外在的教養規準,

真的有一套人人都適用的流程可以如法炮製,

像蛋糕模那般一個一個壓印出所謂的好孩子嗎?

顯然教育並不是講究份量精準技巧熟練的糕餅業,

你永遠秤不出情感的重量,

也永遠不會計較該放進多少愛、多少耐心、多少時間。

到底該怎麼做?

沒有標準答案,

沒有SOP

它是一團揉進你與孩子的過往記憶、當前互動和所處環境的有機體,

每個應對都牽動著瞬息萬變的下一刻。

 

如何教出「好」小孩?

顯然沒有特別的答案,因為每個人定義的「好」,都不一樣。

但我始終相信,無論孩子做什麼選擇,沒有孩子想向下沉淪,都想向上奮進。

他們都想成功,想當一個有價值的人。

這個目標和我對他們的期望一致,於是我理所當然和他們攜手並進。

 

通往教育的理想面貌,

雖然找不到捷徑,

但是應該有著如北極星般熠熠閃爍的「上位概念」

能引領人們在茫然迷失的夜裡摸索著前進吧!

如這本書中所言,

它呈現出一個比較大的脈絡,

文化規則應對姿態切入思考,

或許能得到比較不那麼削足適履、經得起考驗的答案。

 

«建立主文化

一週撥出一天的時間:親子共同閱讀一本書、聽彼此說故事、寫信給彼此、

在家聽聽音樂、全家計畫到野外玩、一起騎自行車、親子共同散步……

一個月撥出一天時間:看一部電影、聽一場音樂會、看一場舞台劇、到美術館走走、一起在家煮飯、一起布置家庭……

將這些活動,成為日常生活的一種慣性,並且以開放的對話,和孩子們分享與談論,是逐步建立家庭主文化的方法。

作者舉了龍應台在〈文化,是什麼?〉一文中的看法:

文化不過是代代累積沉澱的習慣和信念,滲透在生活的實踐中。

當我們讚嘆日本的禮貌守法,

當我們羨慕芬蘭的閱讀風氣,

當我們追求新加坡的國際視野,

當我們欣賞美國的多元創意,

我們又做了什麼努力,

去建構屬於我們台灣自己的文化底蘊?

 

甚至不需要看得這麼遠,

日子怎麼過,就是文化。

把目光拉近到每一個屋簷下,

台灣的父母是否意識到自己正在建立什麼樣的家庭文化?

一天一天,毫不間斷的

傳遞著什麼樣的品味、道德、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給下一代呢?

 

回顧奮力推動閱讀的經驗,

有時不免讓人深深感嘆,

即便你簡化所有的流程只期盼家長陪孩子讀一本書,

仍然會有滑著手機玩著平板說著工作很忙的父母,

放任孩子走進炫目而冰冷的3C世界還說早一點接觸科技是順應時勢。

擺脫慣性的電視文化、電腦文化、手機文化……

建立一個有品質的閱讀文化、運動文化、親近大自然文化……

真的如此困難嗎?

改變當然並不容易,

但是

如果我們期望孩子更有勇氣,不怕挫折,勇於改變,自然也要從自身做起。

我認為,這也是文化。

我真喜歡他這麼說!

 

 

«建立規則

首先,大人必須覺察「應對姿態」,和孩子傳達想法,也容許孩子質疑與討論,

但仍要建立規則,並且確認規則與承諾。

當規則被建立之後,要切實執行,就會形成一種秩序。

規則的建立,最好清楚簡單,絕對不能多,父母師長要以「愛」為後盾,而不是以軍事化的管教為基礎。

很多時候

愛之溺之,急於討好,說不出規則;

愛之責之,過多威權,淹沒了規則。

而我們深知

孩子的成長歷程

不可能毫無差錯,

越是在那些是非顛倒、價值混亂、迷失本我的時刻,

越需要以愛為軸心,

以規矩成就一段生命的方圓。

那麼

究竟該如何表達,

才能趨近這個理想的溝通狀態呢?

作者費了好大的篇幅

談起「應對姿態」。

 

 

«應對姿態

在薩提爾模式中,

指出一般人通常會有一種主要的應對姿態,或者面臨壓力時的即時反應,亦即慣性的姿態。

可能是指責(blaming)討好(placating)超理智(super reasonable)或是打岔(irrelevant)

這些姿態是我們從童年時期,為了應對世界,為了求生存,從而發展出來的姿態。

我對自己的觀察,

比較傾向超理智的類型。

超理智者比較在乎情境,重視道理,容易忽略他人與自己。

雖然外表顯露少許情緒,但內心極為敏感,害怕失去控制。

完全是我內心深層的寫照。

不過,

我想這些姿態是會隨著成長而改變的。

 

過去我真的是試圖與他人保持疏離、避免麻煩,

追求平穩的生活型態,

極度討厭在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轉移任何情境。

所以沒有提前一天約好我就出不了門,

計畫中的事情受到影響而更動就會不開心,

不喜歡新朋友,

盡量保持漠然。

 

至於造成改變的契機是什麼?

我也不太清楚,

總之現在的症狀比過去好得太多,

但仍未能達到最理想的應對姿態。

薩提爾模式提出第五種應對姿態,稱之為一致性(congruent)的姿態。

一致性的溝通姿態,目的並不是去改變別人,而是真誠的表達自己。

「真誠的表達自己」,

這七個字看似容易

卻知易行難。

難在必須先覺察自己的心理狀態,

難在必須接納真實的自己,

更難在必須同時關注自己、他人和情境。

尤其對於高度自我監控的人而言,

有時候甚至覺得,

保持沉默更容易一些。

關於這點,

我想起了阿德勒心理學的「課題分離」: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活。

想著

如果能做到課題的分離,就不會抱著期待,

沒有期待,便沒有「指責」

如果不必滿足誰的期望,就不需要別人的認同,

不需要認同,便不需要「討好」

如果想要真誠的表達自己,就必須信任他人,

能夠信任,便能夠除去迂迴逃避的「打岔」以及冷漠疏離的「超理智」。

 

這之間究竟有沒有確切的關連?

我無法證實。

唯一肯定的,

這是我在人際關係上想要努力的目標

我期盼自己與人交往時,

擁有一顆柔軟又剛強的心,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更趨近一致性的姿態。

 

 

回到《麥田裡的老師》和作者在2015年出版的《心教》,

我認為書中一再強調的核心便是教育者的自我覺察。

教養孩子,從冰山的層次演繹,是連結孩子的感受,連結孩子的渴望,常能達到我們教養的目的,

因為沒有孩子不渴望成為一個有價值、被愛、被接納,且有意義的人。

聚焦「孩子的渴望」之前,大人要達到「趨近一致性」的姿態,簡便的方式是深呼吸,並且覺察內在感受。

有意識的覺察自己情緒,調整應對姿態,內在便呈現比較開放、平穩的狀態,

在教育工作上,便可對孩子擁有更多好奇。好奇孩子的感受、觀點與期待。

但是好奇的態度,必須伴隨「正向」而來,才有機會轉化孩子的內在特質,成為更深刻的基石。

一個個生理年齡會隨著時間增長的大人,

心理上是否成熟得足以悅納自己的各種情緒?

腦袋裡是否智慧得足以澄清孩子的真實渴望?

將是我們能否和孩子對話交心的最大關鍵。

 

真正的對話,應該建立在彼此坦誠的基礎上。

當每個人使用一致性的姿態談話,談話內容並不是全都相同,

而是更能準確表達自我,連結他人的正向資源,並且運用自身內在豐富的資源。

一致性是對自己內在的坦誠,

當我們不帶任何評價、預期的心理,

真誠的開啟對話,

心,才會與對方同在。

 

我想 

這個「同在」,比較像是一種「同理」。

接納一個孩子,並不一定認同他的行為,但一旦懂得接納,就能真正傾聽,幫助孩子釐清問題。

被接納的孩子,才有能力正視自己的困頓,進而尋求改變。

如同阿德勒心理學所說:「人只有在覺得自己有價值的時候,才會有勇氣。」

一個稱職陪伴孩子成長的角色應該做的是

真心接納他們→深刻的討論→共同面對問題→協助孩子建構紀律

包容他們違反承諾→重新審定紀律→欣賞並感謝孩子的努力

重點在於,

這並不是個單一的流程,

而是個無以計數的循環。

因為改變慣性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我們只能抱著最大的希望,但有最壞的打算

 

在最後的篇章裡,作者說:

身為教育者的父母與師長,即使很努力教育孩子,也不一定看得見孩子具體成長,那麼教育者給予的是什麼呢?

我以為是在孩子的心靈,種下一顆種子。

即使我們看不到種子發芽,等不到樹木長成,只要這些孩子能真正感受大人的關懷與愛,就是一種珍貴的資產了。

因此我常在心中告訴自己,教育者要謙卑,要覺察,但不要自責,其餘盡力而已。

 

是啊!

多少次捶胸頓足恨鐵不成鋼。

然若站上歲月的高點俯視生命的長河,

又何必急於那一時半刻?

張愛玲曾寫道:「因為懂得,所以慈悲。」

人與人之間,

慎重走過一段段生命影響生命的歷程,

但無論時間長短,

終歸是兩條交叉線,

必然有各自的去向。

只求交會時傾心相待、真誠以對,

存著理解、存著關愛,

屏除擔憂、屏除期許,

或許適時鬆開那雙緊抓不放的手,

也是對彼此的慈悲。

 

 

李崇建:《作文,就是寫故事》,2010年12月,聯合文學出版。

李崇建:《麥田裡的老師》,2012年3月,寶瓶文化出版。

李崇建:《心教》,2015年3月,寶瓶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雨文 的頭像
    雨文

    雨の文

    雨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